当好航空发动机的“守护者” 每日报道

2023-06-29 13:55:57 来源:中工网

航空发动机,被喻为飞机的“心脏”。要让这颗“心脏”安全可靠地为飞机提供不竭动力,离不开“心脏医生”对发动机的全方位守护。在东航技术的维修机坪上,今年51岁的上海工匠、东航飞机维修部副总经理赵红华守护“心脏”已有23年,看着眼前的空客A330,他的眼神里满是爱意,“这里的每架飞机都是我的孩子,希望它们永远都健健康康的。”


【资料图】

从基层一线修飞机干起

赵红华从小喜欢飞机,想成为一名空军。尽管由于近视原因,赵红华与空军梦失之交臂,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主攻航空发动机专业。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在赵红华即将毕业进入东航参加工作时,他主动申请去发动机车间。“只有在基层一线,才能接触到更多型号的发动机。”就这样,赵红华成为东航上海维修基地大修部的一名普通机械员。

“大家看我学历高,总觉得是个花架子。”面对质疑,赵红华却越战越勇。在进入东航后的短短四年里,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一名机械员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航空发动机工程师。

如此快速的成长,赵红华道出了其中的秘诀,“同样是修一台发动机,我一边修一边会分析它的特性,就像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样,等我修完了,也基本摸透了。”

赵红华(图左)在工作中。受访对象供图

填补机务领域多项空白

为了能更好地将安全与效益结合起来,时任东航发动机控制中心主管工程师的赵红华提出通过发动机性能参数与状态参数监控相结合,同时跟踪发动机孔探数据及滑油品质分析延长发动机在翼时间,减少发动机送修频次,全面评估优化发动机最佳拆换时间,在确保发动机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

为此,赵红华和母校南航大民航学院共同开展了《发动机性能预测与维修成本控制》的调查研究,并结合东航机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发动机性能预测和成本控制软件,不仅提升了发动机在翼时间,还为发动机送修工作包的制定提供了翔实的支持数据。

2015年,赵红华组织团队先后编写了《应急响应工作程序》《航空器应急搬移预案》《应急响应工作单》《飞机受损应急搬移工作单》,填补了东航机务系统应急管控方案的空白领域。

同年12月,赵红华组织研发团队,开发出了A330机队引气系统的ACMS报文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预设门槛值,对引气性能衰退的飞机提前采取预防性维修,避免空中引气失效,进而导致客舱释压。

快点儿,再快点儿

“想快点儿,再快点儿,我们做得越早,就能为航空安全早加一份保障。”赵红华带领团队继续大步流星,将报文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东航整个机队的空调系统和引气系统上来。

为进一步完善远程监控系统,赵红华又制定了飞机故障级别的处理标准,重新优化空地支援处理流程。他和团队建立了东航主力机型的空地支援群,全面强化与机组的实时沟通,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也能轻松分享突发故障的处置经验,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谈起工匠精神,赵红华思索片刻后说道,“航空领域,很多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大量枯燥和繁琐的工作,才能逐步找到规律和经验。”

(劳动报记者 柴一森)

标签:

滚动